#東方美人茶#冠軍茶農#二代接手
在桃園龍潭,一到夏天,空氣中總飄著一種獨特的香氣。不是花香,不是果香,而是一種只有在這片土地、這段季節、這個時機,才能孕育出的味道──那是東方美人茶。
茶農廖俊融常說:「東方美人茶,是老天爺給客家人的禮物。」這不是一句詩意的比喻,而是真實的信念。
東方美人茶之所以獨特,就在於它必須依靠自然界的一位「夥伴」──小綠葉蟬。這種昆蟲會在炎熱的夏日吸食茶葉嫩芽,使得葉片產生天然的蜜香與熟果香,這香氣,無法人工複製,也無法強求催生。茶農所能做的,是順應天候,不噴農藥、不破壞平衡,只為等來這一批自然賜予的「夏日恩典」。
在廖俊融眼中,東方美人不只是香氣迷人,它的魅力在於層次分明卻溫柔內斂。從熟果、蜜香、到白葡萄與淡雅花香,每一口都有故事,每一杯都像是土地與時間的低語。而龍潭,正是讓這些風味發生的最佳舞台——土壤、氣候、濕度與人情味,缺一不可。
這份細緻的茶香,背後是一套極為講究的製茶工藝。從選葉、採摘、日光萎凋,到發酵、揉捻、乾燥,每一步都需要精準的判斷。最關鍵的,莫過於萎凋與發酵。稍有差池,整批茶可能報銷;但只要掌握得好,那股優雅的蜜香就會悄悄浮現。
出身飯店主廚的廖俊融,對「時間掌握」特別敏銳。他將在廚房訓練出的精準節奏感,帶進茶廠裡。每一批茶,他都詳實記錄下光照時間、茶青濕度、翻茶頻率、香氣變化,逐漸建立出屬於自己的製茶筆記。他說:「穩定品質的關鍵,在於你願不願意記得昨天的茶怎麼做。」
但這樣的執著,不只是為了做好茶,更是源於一段返鄉的選擇。
當年他在外地做廚師,生活穩定,但每次返鄉看到年邁的父母仍在茶園奔波,內心總有種無法放下的牽掛。他開始思考,如果再不回家,父母的手藝、這片茶園的記憶,是不是就會在他這一代斷掉。
於是他回來了,從頭學習、重新出發,不只是接手父母的土地,更是接下一份文化的傳承。
他說:「茶不是做給市場,而是做給時間與土地的交代。」
後來他報名參加全國東方美人茶比賽。第一次沒得名,他不氣餒,反而更專注於每個細節。後來那一年,他終於拿下特等獎,證明了這份堅持與紀律,真的能讓茶自己說話。
不過比起得獎,他更在意的是——這款茶的未來。
在他心中,東方美人不只是商品,而是一段家族的記憶、一種客庄的文化。他希望這茶能走出比賽,進入更多人的生活。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加入,把茶園當成創造的舞台,而不是消失的風景。
他說:「如果有一天,更多人開始因為一杯茶認識龍潭,那就代表,這條路,我們沒有白走。」
在夏日的陽光下,東方美人茶的香氣悄然展開。那不只是香,是老天爺給這片土地的獎賞,也是來自一位茶農,對自然、對傳承、對未來,最真誠的回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