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桃映紅茶#有機茶農#生態教學
秋天的龍潭,是紅茶最美的季節。
陽光溫柔、日夜溫差大,讓茶葉緩緩生長,將香氣與甜味一點一滴地濃縮。而這一切,都來自一塊獨特的土地。
龍潭是少數仍保有大片紅土地的茶區。早年這裡曾是磚廠集中地,紅土單一、鐵含量高,恰好適合茶樹扎根吸收穩定礦物質。再加上地勢起伏、臨近石門水庫,周邊布滿溪流與山澗,年年帶來充沛濕氣,讓茶芽柔嫩、香氣集中。
這樣的條件,造就了「桃映紅茶」在秋天的完美風味。
這款紅茶有著熟果與蜜香、焦糖香氣交織的風韻,湯色紅潤清亮,尾韻溫潤順口。茶農尹國士說:「秋天喝這款茶最好,中秋烤肉、大餐過後,喝一杯可以解膩又暖胃,是秋季最適合的飲品。」
桃映紅茶不只獲得消費者喜愛,也屢獲紅茶評鑑大獎肯定,被譽為秋茶之冠。它保有台灣茶的清香,又兼具紅茶的醇厚,是尹國士多年如一日細心製茶的成果。
而這一杯看似溫柔的紅茶,背後卻是最不溫柔的栽種歷程。
尹國士選擇走上有機這條最難的路。他說:「我希望大家喝到的茶,是我敢給家人、小孩喝的茶。」
但有機栽培的困難,遠比外界想像的多。前期最大的挑戰,是「養土」——土地若長期施用化肥與農藥,需花上好幾年時間恢復地力,才能真正支持健康的茶樹生長。在那段過渡期,茶樹長得慢、病蟲害多、收成也極少,常常整季辛苦下來卻無法交貨,也根本賺不到錢。
他坦言:「剛開始真的撐得很辛苦,但我心裡知道,只要土地回到健康,茶的品質一定會回來。」
走進尹國士的茶園,你會看到與眾不同的風景。茶樹比一般茶園高上許多,底下不是裸露的土壤,而是鋪滿了各種小草,用來保持土壤濕度與涵養微生態。仔細一看,還會發現許多「小住客」:蜘蛛在葉間結網,蚱蜢、蝴蝶、瓢蟲、蜜蜂自在穿梭——這裡不是只有茶,是一整座完整的生態系。
他說:「有機不只是茶的事,而是讓整塊地都活起來。」
但要維持這樣的生態,並不是單靠一人就能完成。有機茶園的難處在於,它需要周遭土地的共同配合。只要鄰近農地施灑化學肥料或農藥,風吹過來、水流經過來,就可能讓整塊茶園失去有機資格,甚至影響茶樹的健康。
他說:「有機茶園不能是一座孤島,我們需要盟友,要讓鄰居理解,也要慢慢建立彼此的信任與默契。」
即便採茶時常會被蜜蜂或昆蟲攻擊,他也從不考慮噴藥,更不使用即便合格的有機農藥。他希望茶園乾淨、自然,不留任何讓人懷疑的痕跡。
而在這樣的茶園裡,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在地採茶人。
龍潭長年面臨農村人力短缺,如今的採茶工作,多靠七、八十歲的老奶奶們。她們動作雖慢,卻經驗豐富、手法純熟,笑著說:「採茶是我的強身運動,也是和老朋友聊天的時間。」
她們不只是勞力的提供者,更是茶園世代傳承的一環。
除了種茶,尹國士也推動茶園生態教育與體驗活動。假日常可見他帶著孩子們認識茶樹、昆蟲與土地,讓大家親手採摘、翻茶、製茶。他說:「茶不是工廠做出來的,它是土地、陽光和人的合作。」
一開始只是回應學校老師的邀請,如今已成為他每年堅持的推廣任務。他希望更多人能透過親身體驗,認識茶的來源、理解自然的節奏,也從中學會對環境的尊重。
對於未來,他有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願望:
「我不只希望桃映紅茶被更多人喝到,更希望有機這件事,能成為一種生活的選擇。我們讓土地健康,土地就會回饋給我們最好的味道。」
從土地到茶杯,一片葉的旅程,藏著一個茶農最單純卻最堅定的理想——讓每一口茶,都喝得安心、喝得踏實。
在龍潭的秋日午後,一杯桃映紅茶,不只是香氣迷人,更是堅持與信念的化身。